一级像找"结婚对象"最新股票配资,二级像"谈恋爱"
如今,募资难、项目稀缺、退出难,许多曾在一级市场的投资人纷纷"出逃",离开这片曾经的"创投热土"。
过去,Ada(化名)是一名一级市场资深投资人,投资领域涵盖消费、硬科技投资及互联网金融等。如今,Ada 已将重心转向二级市场投资。
在本文中,Ada 分享了自己从一级市场转型到二级市场的心得与体会,以及以一级市场视角观察二级市场的独特之处。
以下为 Ada 的口述。
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差异
一二级市场的差异很大,总体来说,主要有以下几点:
第一,一级市场相对来说周期比较长,二级市场周期较短。原本我以为一级市场需要比二级市场看得深,但其实二级市场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比一级市场看得更深。
举个例子,在乳制品行业,在一级市场,如果想要判断乳制品未来 3-5 年是否有投资机会,需要在该行业里找最大的赛道,最好的人。但在二级,投资人则需要对品牌、渠道、渠道策略以及相关数据进行紧密、深入的跟踪。
第二,如果说一级市场是找到"最好的人",那么二级市场大多时候需要"跟数"。
因一级市场没有太多公开信息,因此,投资人每天的工作就像打"德扑",不断寻找项目,和创始人交流。如果想要"开牌",要及时放弃不好的牌。
只有极少数的情况下,你突然发现自己拿了一把全是 A 的牌,找到的项目很好,也愿意和创始人继续谈下去。通过深入交流,你才可以了解他的为人以及他所做的事,并做一个前瞻性的判断。
而在二级市场,譬如在研究某饮料品牌时,需要看它的渠道库存能用多久,日销是多少等。总之,研究员需要实时跟进"数"的变化。此外,你还需要做宏观判断,然后再筛选资产类别,选市场,再在选中的市场中寻找增长型股票。
因二级公开信息特别多,因此你可以坐在办公室里"足不出户"就可以完成工作,还可以把所有的专家、卖方约过来,不断地验证自己的想法。
虽然二级很忙,但你也可以"忙里偷闲"。假如你坚定不移地看好一只股票,只需长期持有,工作就会很"悠闲"。
第三,一级市场最重要的是能"投进去",这是整个环节中最难的。好项目大家都在抢,不同机构之间的区别在于谁能投得进去。"看得准,投进去",这是一级市场投资中最重要的环节。
而在二级市场只要"敲一敲键盘",就能投进去。但二级市场投资的难点在于,公开信息特别多,如果你没有公司独特的信息源,以及对周期、行业和板块轮动的精准判断,则很难投好。
第四,和二级市场相比,一级市场相对较小,但它又是比二级更有吸引力的市场。它所能创造的回报上限非常高,尤其是在机会好的时候。
另外,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来看,VC/PE 资产和其他大类资产的相关性较低,因此,它能有效降低投资组合的波动率。但与此同时,VC/PE 的商业模式也具有"脆弱性",它需要很多先决条件,包括好的宏观环境和地缘政治环境。
但二级市场则不需要这么多的先决条件。
第五,一级投资人需要具备是"攒局"和"看人"的核心能力;二级投资人除需要具备"跟数"的能力外,还需具备判断趋势和回撤能力。
第六,一级市场就像打猎,最怕的是你的枪法特别差,最后什么猎物也没打到,即没有 DPI;而二级最大的挑战在于对抗人性,一旦亏钱,想要"爬过这个坑",很难。
一级投资转型二级投资的优势
从一级市场投资转型到二级市场投资,很多时候需要进行情绪博弈。因此,想要转型成功的人需要提升自己的情绪博弈能力以及思维框架。尤其,二级市场投资的思维框架比一级市场投资复杂得多。这种复杂性体现在,对情绪和筹码结构的解读,对市场大周期轮换的考量等。
但这也并不意味着,过去一级市场的投资经验完全没有用,它可以为你提供不同于二级市场投资人的独特思路。
第一,对生意的理解要比二级的人要深。在二级,很多人看到的都是成功的公司,因此对于许多公司的利润收入判断都是"线性外推"的。但生意的本质并不完全取决于对公司的线性了解,更多时候取决于对"体感"的认知。
如果理解体感?举个例子。一家餐饮店现在拥有 500 家店,按照二级人"线性外推"的思考模式是,该店今年营收入预计增长 30%,新增 150 家店。这些都是冷冰冰的数字。
但按照一级人思维模式来理解的话,这是一个客单价为 50 元的餐饮生意。他会分析,这家餐饮都是开在 shopping mall 中,那么它的天花板最多也只能开到 1000 家。但如果按照"线性外推"的逻辑,这家餐饮店是可以开到 1200、1300 家店的。但实际,它是做不到的。
第二,一级市场投资人会对公司有很强的"信任感"。举个例子。当我们今天去看小米股价的时候,它很贵。如果是一个二级市场研究员,他根本不会研究小米。但如果是一个从一级市场转型到二级市场的投资人,他更容易对小米这家公司有"信任感",可能会持续关注并买入。在二级市场能否赚大钱,靠的还是信任。
具体来说,一般,二级研究员研究小米 SU7 Ultra,会看它一年能卖多少,占有多少市场份额等;但从一级角度来看,你会看到小米 SU7 Ultra 的"颠覆性"和"突破性"之处,会分析能买得起该款车的人有多少,市场渗透率有多少。
从这方面说,我研究股票的方法和我看一级市场是一样的。首先,我会对趋势有个大致研判。譬如,今年我非常看好智能驾驶,就会把智能驾驶所有产业链上价值最大、壁垒最高的公司找出来,并重点关注它们。之后,我会关注这些公司的年华收益以及最大回撤率及信息比率。
给年轻人的建议
从一级市场投资,转向做二级市场投资,我也有一些心的体会。
第一,每天好像在自习室里持续学习。
在做一级市场投资时,因为要解决"投进去"的问题,因此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和人打交道。至于你是否"学得好"并不重要,因为投资是"看人"。
而在二级市场,有不同的投资流派。譬如,擅长社交的叫"关系网络投资流派",他们的投资决策依赖于建立和维护关系网络,通过社交手段获取信息和资源,从而做出投资决策。
还有可以不用和人打交道的流派,即"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流派"。他们可以不用和人打交道,但每天需要学习大量知识,研究的颗粒度也非常细。
譬如,如果研究员看好 AI 行业,就要对整个 AI 产业链研究的非常清晰。因为产业轮转速度非常快,今天一个变化,明天又是另外一个变化。也有可能,一年后 AI 行业不再是热门行业了,他就要去学习另一个新的热门行业。
总之,在二级市场,始终都要有一个"活到老,学到老"的心态。
第二,过去做一级市场投资需要天天考虑"终局"问题,如今在二级市场做投资,博弈过程也能赚钱。
一级市场投资后面临漫长的等待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,你无法进行任何的交易动作,股权也不会有变化。但在二级,可以随时通过做空或做多赚钱。另外,一级市场投资看结果,在股权退出之前,无论项目估值涨跌多少,并不能引起你太多的情绪波动;但在二级,股票的暴涨暴跌随时能牵动你的心,人很容易变得激动。
第三,做二级市场投资无需跪求份额,"谈恋爱"比"结婚"更容易。
做一级市场投资时,想要发掘一个"遗落的明珠"很难,发掘后更难的事是如何投进去。因此,一级投资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"求份额"上。这就像"结婚",对对方的要求很高,流程会很复杂、繁琐。
但是二级市场投资则不同,投资更像在"谈恋爱",今天这只股票不好,那就换一只;明天那只股票不好,就再换一只。
总之,就我转型以来的感受,我认为二级市场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人的场所。如果是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,我建议可以先去二级市场锻炼一下。因为在二级市场,你所能积累到的能力是真正属于你的。
譬如,"股性"是一种对股票或行情非常熟悉的能力,它代表的是你对市场的感知能力。当你有了"股性",你就会知道市场下跌的时候是什么样子,不会盲目乐观,也不会像个"韭菜"一样被割。
另外,你所积攒的对于公司深入研究的能力,即使换个工作也可以随时"捡起来",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。它们会成为你的"知识储备库"。
在一级市场,有时,你所投的公司大概率真的会"死"。因为一级市场投资周期很长,最后的结果也常常"出乎所料"。譬如,你看重某个项目的 ABC 三个方面,于是决定投它,最后它成功了却并不是因为 ABC,而是因为 DEF。这并不代表你错了,因为它也成功了,只是因为一级的验证周期太长了。
但在二级市场反馈很快。你练的都是"真本事",你错了,市场立马会给你反馈,这样你就可以不断地迭代自己的能力。人都是在不断的反馈和经验中成长起来的。
此外,在一级市场,每年"出手"的机会非常有限,信誉、能力强的话才可以投到三四个项目,最后积累到你自己身上的经验非常有限。我感觉在一级"就像看了个热闹",即使有投资收益你也未必能"分到一杯羹",最后都分配给了平台。大多时候,一级市场投资人都是"雾里看花",未必真的会出手。
而二级市场的好处在于,你可以不需要拥有太多的资源,哪怕谁都不认识,只要把一个公司认认真真研究透,就会有所收获。
作为一个二级基金经理,如果想要跑赢大盘,我认为是需要一些前瞻性的判断。譬如,如果 2024 年你 80% 的仓位在美国,20% 的仓位在中国,而今年第一季度,你还没将仓位调回中国,那么你可能很难赢过别人。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"家办新智点"(ID:foinsight),作者:foinsight最新股票配资,36 氪经授权发布。